高齡化社會:轉變負面觀念,發掘無限潛能
擁抱高齡化社會,從日本「生き甲斐(ikigai)」理念汲取智慧,找到熟齡與樂齡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探討「藍色地帶」研究,揭示長壽背後的祕密。
我希望讀者明白,開放的迎接服務及造福他人的機會有多麼重要。年齡不成問題,因為你最好、最重要的工作可能還等著你。我百分之百相信這一點。有太多情況是,人生的前三分之二是為最後三分之一做準備,而在最後這一段,你會有最好的貢獻。——《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節錄
在作者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的這段話中,最打動我的一句是:「年齡不成問題,因為你最好、最重要的工作可能還在等著你。」我深信這個想法。而我認為人生的上半場是為下半場鋪路。在人生的下半場,我們有機會作出最好的貢獻。專家學者告訴我們,這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不僅有助於健康長壽,還能使我們在人生下半場展現更精彩的成就。
眾所周知,日本是全球高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他們的政府推廣一種生活哲理——「生き甲斐(ikigai)」。這個理念代表著讓人找到及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的事物。因此,ikigai可以被理解為生活價值或目的。它鼓勵人們尋找自己的熱情和才能,將其與世界的需求相結合,從而創造出既滿足個人需求又對他人有所貢獻的美好生活。
日本政府積極推動各地區的ikigai組織和基金會,鼓勵熟齡與樂齡人士在人生下半場過上充滿滿足感並對他人具有意義和價值的生活,以減輕家庭和社會體系的負擔。有學者進行了一項研究,對一千多位年長人士進行調查,發現實踐ikigai的人壽命顯著地比沒有實踐的人長。另一項研究指出:「具有強烈動機要達成某個目標的人,情緒低落的情況明顯少於沒有動機的人。」
「藍色地帶」(Blue Zones)的研究人員專門探討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群與其生活環境和習慣的關係。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擁有人生目標感或至少有起床理由的人,是許多百歲人瑞的共同特點。著名印度裔美國醫生和作家迪帕克·喬普拉(Deepak Chopra)表示:「人生目的給予人們滿足與喜樂……也讓你體驗到快樂。」這讓我想起《聖經》箴言17:22所說的:「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轉變負面觀念,發掘無限潛能
自從踏入50歲之後,我對人生下半場的議題產生了濃厚興趣,好奇心與自身需求驅使我大量閱讀相關主題的書籍與文章,觀看影片,聽Podcast。有人會稱人生下半場為「第二人生」45-50歲是第二人生的開始點,這個課題讓我深感興趣。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我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儘管許多國家和地區正面臨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挑戰,但社會大眾對50歲以上、退休人士和長者仍抱持著相對負面的看法,認為年紀越大的人就越無用,是社會的負擔。這種消極的觀念對正在高齡化的社會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加速社會陷入無動力狀態,失去活力,導致整體社會情緒低迷。
許多人在60或65歲時因退休制度而「被迫退休」,這其中有多少人能感到生活充滿滿足感?又有多少人覺得生活愈發有價值和意義?更有多少人認為相較於人生上半場,下半場更加精彩呢?
身為一位同路人,我希望在我的人生的下半場能幫助熟齡與樂齡人士,找到新的里程碑,讓他們意識到除了身體和外貌之外,我們在各個方面都在不斷成長和進步。我們還能為到這個世界有所貢獻,成就絕不遜色於我們的人生上半場。
正因為這樣的信念,我和朋友創立「百分百感恩生活」這個平台。
我希望能竭盡所能,透過各種渠道將正面的觀念帶給熟齡和樂齡人士,並幫助他們發揮所長展現才能,貢獻社會造福人群。雖然高齡化社會的問題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共同積極面對,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文:YK @一杯咖啡的生活
~完~